专业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

医院新闻
初心如磐70载 • 医疗动态丨特邀张建国教授、唐北沙教授进行多学科MDT,完成疆内首例新型机器人辅助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副主任兼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张建国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知名专家唐北沙教授与新疆医科大学神经脑科临床诊疗中心—神经调控团队进行多学科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联动,完成疆内首例机器人辅助下的新型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展现了跨地域、跨学科、多学科的深度合作与精湛医术。


本次多学科会诊的帕金森病患者年近五旬,已有7年病史,随着病情加重,逐渐出现四肢僵硬、运动缓慢、动作减少,并伴焦虑、面部表情呆滞等症状,术前已发展到不能翻身,走路缓慢至坐轮椅,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新疆医科大学神经脑科临床诊疗中心主任吴勤奋介绍,该患者有明显的“药物开关”现象,药效只能维持1.5-2小时左右,处于帕金森病中晚期,适用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俗称脑起搏器)治疗。植入的脑起搏器相当于“电子药”,可以和化学药联用取得更好疗。唐北沙教授、张建国教授带领各位专家进行MDT会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拟定精准化、个性化、全方位的治疗方案。他表示,多学科 MDT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共同为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不同学科的专家可以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次携手张建国教授进行规范的MDT展示,对MDT质量和内涵的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张建国教授亲自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他表示,这款新型脑起搏器非常精巧,并与3.0T磁共振兼容,微创手术就能完成;此外,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引入更是将这款脑起搏器的植入精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机器人辅助手术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和风险,患者的手术体验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次手术应用的是新一代可充电3.0t核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率先实现了双向脑机结口,为脑疾病治疗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强大技术手段。此款脑起搏器可以实时记录分析脑细胞放电,医生可以凭借脑电来调整病人刺激参数,实现个性化程控。遇到行走困难、跌倒等特殊事件,患者还可以及时启动脑电记录功能,把相关的脑电信号提供给医生获得及时干预。对患者而言,脑起搏器术后几乎无痕,方便携带,开机即显著缓解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手术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神经调控技术上迈上新台阶,更为新疆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也将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为推动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