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
2025年10月29日,在第20个“世界卒中日”当天,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心策划系列脑卒中防治活动,以多学科义诊、精准健康宣教、权威云端科普“三措并举”的形式,全面提升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控能力,为市民健康筑起坚实“防护墙”。
多学科联合义诊,医校携手传递健康温度
义诊现场,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针灸推拿科等多学科专家,面对面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病情诊断、用药指导、康复建议等专业服务,精准解答脑卒中预防、治疗及术后护理等疑问。
此外,义诊现场特设高危风险筛查区,医护人员免费为市民测量血压、血糖,精准排查高血压、高血糖等卒中高危因素,并根据筛查结果为市民定制个性化防控方案,从“被动咨询”转向“主动干预”,切实降低卒中发病风险。
新疆医科大学的学生志愿者身着红色马甲,成为活动中的“暖心纽带”。他们为市民递上《卒中防治手册》,用“大白话”拆解“中风120”“BEFAST”两大卒中识别口诀,帮助市民快速掌握卒中早期识别要点。
健康宣教深入门诊,强化高危人群预防意识
在神经内科门诊区域,医院同步开展针对性健康宣教活动。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晓蓓以《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日常预防》为主题,结合临床案例,向候诊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脑卒中的致病原因、高发人群、预防措施及紧急处理流程,重点强调“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基础疾病”等日常防控要点,让健康知识精准触达有需求的就医人群,实现“诊疗+宣教”无缝衔接。
权威专家云端科普,新媒体助力健康理念广泛传播
作为本次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由新疆卫视联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打造的“‘尽早识别 立刻就医’世界卒中日主题网络直播”,将“防卒中”科普的影响力推向高潮。
直播特邀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新疆医学会神内专委会主委,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杨新玲教授做客《健康公开课》直播间。杨新玲教授以权威的医学视角、通俗的讲解方式,围绕“卒中早期识别”“紧急就医流程”“高危人群防控” 等核心内容展开科普,深入解读“时间就是大脑”的卒中救治理念,在线解答网友提问,破除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误区。
此次直播在新疆广播电视台官方平台“丝路视听 APP”单平台观看量达6.62万次,全网总曝光量突破6.8万次;同时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主流社交平台同步分发,累计收获5855次互动点赞,引发网友热烈讨论。这场“权威专家+新媒体传播”的科普实践,有效跨越地域限制,将专业的卒中防治知识传递至万千家庭,让“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世界卒中日”系列活动,是医院践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医院通过“线下服务+线上科普”“专家诊疗+志愿者助力”的多元模式,构建起多场景、全覆盖的卒中防治体系,为提升区域脑卒中防控水平、守护新疆各族群众健康作出积极贡献。